(资料图)
广西贺州市近期召开第四届中国贺州国际石材·碳酸钙展览会新闻发布会。贺州市副市长匡永红表示,贺州市已建成全国最大的重质碳酸钙和人造岗石生产基地,构建起了“矿山开采—天然石材及工艺品—碳酸钙粉体—人造岗石—复合新材料—碳酸钙固废综合利用”的“一石多吃、吃干用尽”循环发展模式。
据了解,碳酸钙产业是贺州市传统优势产业,是广西碳酸钙千亿元产业的主阵地。“十四五”期间,贺州市将重点布局11条细分领域产业链,重点发展塑料(可降解新材料)、环保涂料(油墨)、食品医药、固废综合利用等下游应用产业。今年一季度,贺州全市统筹推进碳酸钙产业重大建设项目42个。
近日,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广西贺州脱硫石膏固废资源化利用项目厂区在富川瑶族自治县落成。“项目以电厂处理贺州市碳酸钙固废生成的副产品为原料,形成‘大理石废浆—脱硫石膏—石膏板材’的产业链,每年可消纳电厂烟气脱硫产生的固废脱硫石膏20万吨至30万吨,标志着贺州市高端碳酸钙循环产业链建设又取得了新的突破。”贺州市工信局副局长莫苏正说。
在贺州市平桂区,可降解新材料全产业链一期项目建设正酣,力争实现年内投产目标。该项目建成达产后,每年可向市场投放重质碳酸钙粉体、降解塑料母粒等产品超100万吨,产值超20亿元。“一期项目建设已经启动,除了开展固废综合利用,我们还将创新中心迁移至贺州,研发降解新材料技术,建立‘矿石开采—碳酸钙粉体—降解塑料母粒—降解塑料制品—固废综合利用’的可降解新材料绿色循环生态产业链。”项目负责人钟伟平告诉记者。
近年来,随着国家“禁塑令”的推行,催生出利用碳酸钙作为改性填充剂的可降解新材料产业。贺州依托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比较优势,引进可降解新材料全产业链,使高端碳酸钙生产形成完整、可控、循环空间充足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目前,贺州高新区已批准15个可降解塑料项目建设,从原材料、改性材料、制成品全产业链释放近400万吨产能。 (经济日报记者 童 政)
标签:
3月16日,盛和资源(600392)副总经理毛韶春、黄厚兵,财务总监夏兰田,董秘郭晓雷,通过上交所集中竞价交...
2022年3月15日,这是继1983年以来的第40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中消协组织围绕共促消费公平消费维权年主题...
首批金控牌照的归属出炉,两家公司拿到许可证。3月17日,央行发布公告称,已批准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
时隔半月之久,西宁市城北区逐步推动复工复产,往日的生机活力被渐渐寻回,牛肉面红油飘香、包子铺炊烟...
音乐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是我的梦想,也是我的事业。英国音乐人亚当(Adam)告诉记者,在中国的十几年里,...
Copyright © 2015-2022 大西洋舞蹈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2 联系邮箱: 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