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政部最新发布统计季报数据显示, 2022年我国结婚人数为683.3万对,离婚人数为210万对。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梳理了2008年至2022年全国婚姻登记数据,带你一览15年来全国结婚、离婚人数的变化趋势。
去年结婚人数仅为最高峰一半
(资料图片)
离婚人数15年来最低
15年间,全国登记结婚、离婚人数均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态势,但回落时间各有不同。全国结婚人数在2013年达到峰值,为1346.93万对。之后该数据开始逐年下降,2019年我国结婚人数跌破1000万对,2020年跌破900万对,2021年跌破800万对,到2022年则跌破了700万对大关。与2013年最高峰相比,2022年全国结婚人数仅为峰值的一半。
离婚人数方面,2008年至2019年呈现上升趋势,在2019年达到峰值,为470.06万对。之后数据开始回落,2021年离婚人数锐减至283.93万对。2022年全国离婚人数进一步减少,创下了15年来最低纪录,为210万对,同比减少了约26%,占2019年最高峰的45%左右。
结婚人数减少导致离婚人数下降
为什么结婚率、离婚率双双走低?有专家认为, 年轻人口下降、适婚人群萎缩是重要客观原因。根据七普统计年鉴,我国目前存活的80后、90后、00后群体人数规模分别为2.15亿、1.78亿、1.55亿。可见,作为适婚人群,仅90后和00初的人口规模,相比此前的60后(2.09亿人)、70后(2.16亿人)出现明显收缩。
而思想观念变化、婚育年龄推迟等主观因素进一步影响年轻人结婚意愿。人口专家、广东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董玉整在接受第一财经媒体采访时谈道,年轻人的婚姻观发生了变化,很多人不再把结婚生育当成人生的必修课等,即使是有结婚计划,结婚年龄也在延迟。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七普数据,2020年我国的平均初婚年龄28.67岁,比2010年的平均初婚年龄(24.89岁)增加了3.78岁。
在一些学者专家看来,结婚人数的减少会导致离婚人数的下降。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要离婚需要先结婚,但现在很多人晚婚、不婚,以及经济条件等原因,导致未能结婚。结婚人数的快速减少,是离婚人数增长缓慢乃至负增长的最根本原因。除此之外,疫情影响、离婚冷静期等因素也是影响离婚数据变化的重要原因。
南方都市报(nddaily)、N视频报道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数据采集分析:谢小清
设计:何欣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民政部、媒体公开报道
标签:
上一篇 : 滨江集团于杭州新设房地产开发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 今日聚焦
下一篇 : 最后一页
3月16日,盛和资源(600392)副总经理毛韶春、黄厚兵,财务总监夏兰田,董秘郭晓雷,通过上交所集中竞价交...
2022年3月15日,这是继1983年以来的第40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中消协组织围绕共促消费公平消费维权年主题...
首批金控牌照的归属出炉,两家公司拿到许可证。3月17日,央行发布公告称,已批准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
时隔半月之久,西宁市城北区逐步推动复工复产,往日的生机活力被渐渐寻回,牛肉面红油飘香、包子铺炊烟...
音乐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是我的梦想,也是我的事业。英国音乐人亚当(Adam)告诉记者,在中国的十几年里,...
Copyright © 2015-2022 大西洋舞蹈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2 联系邮箱: 562 66 29@qq.com